一直以来,国内药企都存在重营销轻研发的问题,这在中药行业中表现得尤为严重。
近日,根据申万宏源医药生物分类,药事纵横统计了在A股上市的71家中药公司2021年前三季度研发费用支出情况,情况同样不容乐观。
从研发投入金额来看,投入超1亿的企业仅有12家,按照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,分别是白云山(6.05亿元)、以岭(5.38亿元)、天士力(3.97亿元)、华润三九(3.55亿元)、康缘药业(3.37亿元)、步长(2.61亿元)、济川药业(2.20亿元)、云南白药(1.96亿元)、桂林三金(1.70亿元)、康恩贝(1.36亿元)、红日药业(1.16亿元)、亚宝药业(1.14亿元)。
与此同时,还有13家公司前三季研发费用支出低于1000万,最少的信邦制药仅仅75万元。
按照2021年前三季研发费用占营收比例来看,仅有桂林三金和康缘药业的研发投入超过10%,其中,前者研发费用为1.69亿,占营收比例的13.52%,后者研发费用为3.36亿,占营收比例的13%,研发投入最低的公司,则只占到营收比的0.02%。
而另一边,2021年前三季度销售费用占营收比则普遍偏高,其中超过50%的有9家公司,其中最高占比68.19%。
研发创新作为一家药企长远发展的立足之本,只有持续不断地研发投入,才能带领整个企业走得更好更稳,但为何国内中药企业普遍不重视研发,反而对销售大举投入,有行业人士对此表示,原因之一在于,难以获得临床数据,新中药申请难度大,使得中药企业研发新药的积极性低,此外,文化理念和评价方法不同,导致中药特别是传统中药,很难通过以现代科学为标准的审评规则。如今的临床数据标准更多是按照现代实验学科的方法评定,而传统中药效果很难通过这类评测,也就很难拿到新的药品批文。
还有分析人士指出,大部分中药出自经典名方,按照国内中药注册的相关规定,出自经典名方的复方中药上市,不需要像西药那样做四组临床试验。而药企研发费用中,临床试验的费用是最大的一块。
相较于中药企业,西药企业在研发上的投入则显得慷慨许多,尤其是在国内新药审批上市加快、国家多次带量采购逐步落地执行、国家医保目录调整进入常态化等政策的大背景下,研发创新对于西药药企而言,显得更为重要,算得上药企未来发展的命脉,也由此,药企的研发投入费用都在逐年上升,在此前医谷对“港股未盈利生物医药企业2020成绩单”的回顾分析中显示,百济神州的研发投入绝对算得上大手笔,达到84.7亿元,超过“医药一哥”恒瑞医药的48.89亿元,位列国内药企研发投入之最,另外,还包括君实生物、再鼎医药、基石药业、复宏汉霖等多家药企研发投入也均超10亿,分别为17.98亿元、14.62亿元、14.05亿元、17.11亿元。
文 | 医谷
上一篇: 京新药业收购元金药业86.67%股权 进军中药材养殖领域
下一篇: 热烈庆祝金河田电脑机箱被评为国家免检黄金玛卡